2018年8月23日中午,我院关上法庭副庭长文若钰结束上午一继承案件庭审后,立即驱车数百里赶往普洱监狱,开庭审理一起同居关系抚养纠纷案。
同居生子 父亲服刑 孩子上学难
为何一个普通的抚养案件让文法官如此挂心?
只为原被告年幼的孩子九月份能顺利入学。
该案的原告廖某与被告刘某在同居期间生育刘某某,后被告刘某因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被关押在普洱监狱服刑。眼看刘某某快上小学了,廖某急在心里,但孩子却一直跟随爷爷奶奶在四川老家生活,抚养问题不确定,孩子就学问题成了困难。
九月即将开学,文法官特地调整了原安排好的两个庭审,带领选任的退休教师和资深调解员两名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到普洱开庭。
“无论怎么说,我都不同意,孩子是我和我爸妈唯一的寄托,不可能给廖某,你们不用调解了。”庭前调解在刘某生硬而坚决的态度中陷入僵局。
“五心”调解 司法为民 真情暖人心
面对这样的局面,文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教育、如何维系孩子与刘某及其父母的感情等方面反复做原被告工作,最后,被告同意孩子由女方抚养。
本案的成功调解,正是文法官采用关上法庭特有的场景暖心、做事热心、沟通真心、说理耐心、解忧细心的“五心”调解法,最大限度的消除双方当事人之间的隔阂。
调解结束,合议庭成员脸上满载着笑容走出了普洱监狱,这笑容诠释着司法的温度,彰显着司法为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