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关上法庭,4名法官全部是女性,4名书记员有3名女性。这样一个以女性为主力的基层法庭有着惊人的效率,今年1-3月收案300余件,结案150件,每个法官几乎每天都要开庭。
记者近日走进关上法庭。一楼仅有的3个法庭均坐满了人,法官赵梦、蔡家瑶、夏玲俐正准备开庭,二楼办公区法官严华刚刚调解完一个案子,旁边的书记员手指在笔记本键盘上快速飞舞着,每个人都很忙碌。一直到中午12点,3位女法官的工作才陆续结束,脱下法袍顾不上喝口茶就开始部署下午的工作:调解、送法律文书、写卷宗……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关上法庭庭长赵梦说:“我们平时工作量很大,今年1—2月我们收的案子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有时候上午、下午都要开庭。”
执法如山 “办案公平令人信服”
关上法庭从事法律工作20余年的蔡家瑶副庭长告诉记者:“办理一个案件,开庭审理之前要发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等给被告,如有提交调证申请的还需调查取证,之后是庭前调解,调解不成才会开庭审理。判决前还有一次调解,之后还要撰写法律文书、通知双方领取判决书……”
在这个过程中,女法官们觉得最费时、最可能遇到危险的就是送达诉状副本。青年法官夏玲俐说:“我们经常遇到被告打电话不接、到住址也找不到人的情况,有时还会遇到吸毒或是精神状况不稳定的被告,作为女性压力挺大的。”
压力也会在庭审期间。关上法庭辖区人口近30万,9个社区居委会中城中村占了六七个,涉案当事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稍有处理不当,就可能激化矛盾。蔡家瑶近日就受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女方控告男方出轨,索赔金额较高,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法庭上,女方带了娘家十几位男性参加审判,情绪激动,局面紧张。蔡家瑶见状况,一方面不厌其烦地跟女方解释法律规定,“出轨若是没有证据,按照法律规定双方财产要平分”;一方面做男方工作,“出轨与否您自己心里有底,念及夫妻情分应该各让一步。”在蔡家瑶沉着冷静的调解下,夫妻双方各让一步,最终达成了离婚协议。
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青年法官严华说:“找准案件焦点,体会当事人心情,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让涉案双方信服,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严华坦言,虽然工作繁忙、琐碎、经常需要加班熬夜,但每当平息了一起纠纷,做出了一个公正的判决,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去年,关上法庭全年收案545件,结案526件,结案率达96.5%。陪审员罗凤珍说:“这里的女法官办案各有风格,有的热情开朗、有的严肃认真,但在法庭上她们个个思路清晰、胸有成竹,女法官办案公平令人信服。”
柔情似水 “对妇女儿童多份关爱”
“同学们知道法字代表什么意思吗?三点水代表公平,‘去’字在古时代表一种神兽……”近日,在官渡区煌达树人学校的操场上,1000余名中小学生和家长参与了关上法庭举办的普法进校园活动。夏玲俐代表关上法庭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普法课,她形象生动的讲解赢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我希望引导孩子们从小信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夏玲俐说。
煌达树人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大多是关上片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关上法庭与煌达树人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希望通过一系列普法活动的开展,从侧面对孩子和家长进行普法教育。按计划,关上法庭还将在六·一儿童节赠送孩子们需要的文具、书籍,并邀请他们参观与青少年相关的案件庭审。
普法是女法官们在繁忙工作之余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她们传递司法温暖的重要途径。在日常工作中,她们常常在结案之后与需要帮助的当事人保持长期联系,成为义务普法员。例如,蔡家瑶法官曾帮助晋宁县某村的一名孤儿要回了赔偿款,原告一直与她保持联系,后来村子里有人遇到法律问题都会向她咨询,每一次她都热情耐心解答,成了村子里的法律顾问。
此外,关上法庭还与官渡区妇联、街道妇联达成共识,只要有涉及妇女儿童的法律问题,都可以找到她们进行免费解答。赵梦说:“女法官自己是妇女、也是母亲,自然对妇女儿童群体会多一分关怀,帮助他们维护权益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琐碎的事情,都是关上法庭的女法官们用情用心守护法律天平、化干戈为玉帛的见证。她们用自己的善良、智慧以及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书写了一曲曲法与“情”的和谐乐章。
法外有情 “暖心举动群众称赞”
“签署调解协议书比签署判决书要开心,调解书就像一张笑脸,代表着一颗颗互相谅解的心,我们调解时的暖心举动经常会受到群众的称赞。”提起调解工作,赵梦总是这样说。她认为基层法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基层民事法庭涉及的案件多为婚姻、财产、土地纠纷,涉案双方大多是亲人、朋友、邻居,作为女性法官,把细心、耐心和韧劲用在调解纠纷上,关上法庭的女法官个个都是能手。
赵梦曾办理过一起雇员受损赔偿纠纷案件。20岁的小伙子没有父母,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进城打工参与盖房时不慎摔下脚手架身亡,小伙子的亲人就将雇主和房子的户主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由于证据不全,双方拉锯半年仍僵持不下,身亡的小伙儿也无法安葬。这起案件深深震撼了赵梦,她决定要把案件彻底解决好。赵梦就从孩子的身世说起,从他年迈的奶奶生活困难说起,情理并重分析,最终打动了施工方和户主,赔偿了30万元给原告。赵梦说:“民事法官就是在家长里短、锅碗瓢盆中厘清矛盾焦点,寻求法与情、法与理的最佳结合点。”
刚做母亲不久的夏玲俐对调解离婚案件感触最深。遇到抚养费或是探视权纠纷时,她总会耐心劝说:“虽然大人离婚了,多一个人爱孩子他会更幸福。”经过调解,不少当事人都选择了和解,夏玲俐也会跟着松一口气。她说,民事法官就像家长一样,在磨、哄、劝的历练中,我的脾气也变好了。
曾获得过最高法院和司法部授予的“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奖项的蔡家瑶,调解工作更是有自己的一套“绝技”。察言观色、摸准当事人诉求都是她的强项,能达成协议的尽量劝和。蔡家瑶说:“调解虽然费时费心,有时还会被人误解,但案子调解过再审理,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这对当事人的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蔡家瑶待人热情,办案细心、耐心,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她说,基层法院直接联系群众,我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表情都代表着司法机关的形象,再累也要把工作做好,不让任何一个当事人失望。